极限集邮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293|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在曲解 [FIP] 极限评审规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3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谁在曲解 [FIP] 极限评审规则?
                               谁在阻碍中国极限集邮健康发展?
                                          谷兴泉
    日前国际集邮联主席约瑟夫·沃尔夫先生不远万里来我国传经授课,再次诠释了中国极限集邮的无畏困惑,并再次引发中国极限集邮界的“地震”,震中的焦点就是中国极限明信片在评审规则“素材珍罕性”中的地位 ,用早期珍罕明信片+现代新近发行的邮票制成的极限明信片,既然规则中给了一定认可,那么我国评审员是怎么理解、评审中国极限片邮集的呢?那么我国极限集邮爱好者用清代、民国时期发行的明信片制成极限明信片编组的邮集,在国内大型邮展上却遭到不公平的待遇和遏制?难道中国极限片邮集真的不能在国际邮展上与外国极限竞争吗?还是国内自捆手脚、掌权人个人喜好的人为因素?广大 的中国极限集邮爱好者是心知肚明的,沃尔夫主席此次来华讲课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真实规则,用清代、民国、早期发行明信片+新近发行邮票制作的极限明信片,它不仅在规则“知识与个人研究 ”中加分,而且在“素材的品相和珍罕性”上更是有主要评定因素,而且这次洛阳为什么没有就用清代、民国早期明信片制作的极限片在珍罕性上的评定提问专家?我想这也是中国大多数极限集邮爱好者所期望,其实沃尔夫主席以前讲学中已明确,并多次举例说明外国人能用中国极限片编组极限邮集在欧洲邮展上获奖,但我想虽然不一定有国内的国片邮集水平高,却能证明中国极限决不可低人一等,更让我难以理解的是这次在洛阳给沃尔夫主席看的邮集全部是他老人家熟悉不能再熟悉的邮品和邮集编排模式,我本人从不反对外国极限片和邮集,我也在有选择的收集外片,并在尝试中外片编组邮集,但是我所感受到的在中国不正常的人为因素笼罩着中国极限集邮,甚至是达到窒息的程度,在我们自己家门口举办世界邮展占天时地利为什么自己不给中国极限片的展示推荐和公平竞争的机会?相信这一定是中国集邮包括沃尔夫主席感受到的遗憾。
    当前中国极限集邮爱好者的人数在[FIP]各类别中占中国集邮爱好者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群众基础扎实稳定,民间组织热情高昂,中国极限集邮网和自办刊物丰富多彩。目前全世界各国家极限集邮爱好者的总和不足中国极限爱好者总数的10%,而制定[FIP]极限评审规则的权利却在欧洲少数人的手中,虽然,极限集邮是欧洲人发明的,但是在我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制作极限片和编排极限邮集的水平已超越了任何国家,为此我们联想起乒乓球运动,乒乓球是英人发明的,现在却是我们的国球而且捍卫着世界霸主的地位,外国人挖空心思地去通过改变规则来捍动中国乒乓球的超强实力,但却改变不了这一局面,那我们的极限集邮为什么不去学习乒乓球球呢?当前我国极限集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死挑战,因为近几年外国人收集制作极限片人数急剧下降,极限片纷纷流往中国 ,而且部分这些外片怎样在国内循环到邮展上获“大奖”想必很多人知道其中的奥秘,在[FIP]极限委员会又不了解中国极限集邮实际情况,他们得到中国极限集邮的信息都是不真实的是被误导隐盖了中国极限集邮真实情况,为此我们应该已经清醒地看到国际奥委会已将奥运会比赛项目“缩身”,不远的将来我们也不排除FIP竞赛类别进行“缩身”,极限集邮能否被[FIP]清除?迫切需要我国通过洛阳世界邮展和各种方式,尽快努力通过各种形式把中国极限集邮的优势介绍给国际集邮联,以免将来被动遭受损伤最大的是我们中国极限集邮爱好者。
   纵观中国极限集邮十年来的发展是不健康的,尽管官方集邮组织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但收效甚微,与全国极限集邮爱好者的热情和极限真实集邮水平未能形成正比,即使成立了全国极限集邮指导小组,并未发挥有效作用,从96年亚展以来集邮展览极限类就一直被官方集邮组织误用一时“发迹”人员充当“极限专家”,每次大型邮展还经常看到“足球”裁判员去给“排球比赛”吹哨的现象,外行评审内行,这样的成绩难免让人感到至疑?即使有些人不走到评审前台,他们的黑影也在展框前“晃动”,并利用“倒戳、假戳,中国极限起步晚”等大造舆论压制中国极限片编组的邮集,单凭个人意思形态把中国极限一戳定论,回顾国内举办的大型邮展获“高奖”全部是外片邮集,但是没有一部在国外大赛中冲锋陷阵为国争光的,一部好的邮集我相信它会经得起千锤百炼,中国还有两句成语用在形容国内部分极限现象比较恰当“掩耳盗铃,拔苗助长”,诚恳希望走在极限队组前面的人能够实事求是,一碗水端平,做一个有利于中国极限集邮健康发展受人尊敬的带头人,吸取前人教训,更不要辜负了全国集邮联对我们的期望,尊重沃尔夫不远万里来华讲课的辛苦,尽管个别人把中国极限以“邮戳晚”一棒子定论那是他个人的意愿,[FIP]极限评审规则大家有目共睹,邮集分数来自各项的总和,没有一戳否决的道理,沃尔夫讲课内容更是为我们明确的真实规则,不管是否有新规则存在我们始终坚信老规则没有取消,而且适合编组邮集不影响外观的明信片尺寸只有148*100和140*90,这也是全世界普遍通用尺寸,现有极限邮集也绝大部分是这两种尺寸。在遵守规则要求和谐下为邮票发行由邮政部门启用的纪念戳、同图风景戳应该是首选,研究同一邮局邮政戳不同编号是没有意义的,派生品不应该受到限制,它更应该成为研究性邮集的方式,派生品最适合我国极限集邮,这一点希望有识之士和集邮组织提交国际集邮联合会改加极限集邮规则中去。“倒戳、假戳”不能成为中国极限走向世界的障碍,客观存在只是小部分,奥运会还有兴奋剂丑闻呢。我国绝大数极限邮人是诚实严谨的,不能把自己的猜想和怀疑影响整个中国极限集邮。建议走在极限集邮队伍前面的人和广大极限爱好者,在与国际集邮组织交流中,真实地把中国极限集邮介绍给他们,尽可能争取将符合我国极限集邮的评审规则申请加入[FIP]规则中,总不能老让人家牵着我们走,使中国极限集邮早日走向世界。十年来我们错失了诸多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主观上由于交流渠道不畅,国内大部分极限集邮爱好者语言上的障碍,客观上我们给外界的信息不够真实,比如:每次世界极限片比赛我们拿去的参赛作品都不能代表我国极限片的最高水平,如40年代民国商务版乐山大佛和谐对位极限片与80年代明信片制成的乐山大佛极限片我想老外也会分出高低的。十年来前人给我们做出了异样的榜样,披金挂银的不少,最终这些邮集的生命力持续了多久?又有多少人能看懂和了解自己手中外片的三要素信息,消戳是否正确?有多少人以“盲人摸象”式在收集外片?这不让我们深思吗?希望中国极限集邮者要坚定信念,不要被个别人左右,是金子总要发光,虽然暂时得不到公平无缘参加近些年我们中国极限国内外大赛,那为我们子孙后代积累财富打基础,笑到最后的不一定是谁?也通过此文希望引起全国集邮联的高度重视,及早了解中国极限现状,不要被少数人迷惑误导,应该尽早起草中国极限集邮“白皮书”上书[FIP]极限委员会,让中国的极限集邮来影响世界极限集邮也不要让少数人左右极限集邮发展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希望引起全国集邮联高度重视中国极限集邮重要原因之一他是中国集邮爱好者中最大的群体,对国家邮政而言,他们又是邮票最大的消费者,中国有着发行明信片一百多年的历史,各种可制极限片素材难以统计,只要有邮票发行存在极限集邮将永远相伴。此文仅是一人之言,不代表任何团体。言重之处请广大邮友谅解!</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3 23:17:07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8-11-23 23:16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读,值得发人深思!!!
3#
发表于 2008-11-24 00:02 | 只看该作者
<>沃尔夫主席此次来华讲课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真实规则,用清代、民国、早期发行明信片+新近发行邮票制作的极限明信片,它不仅在规则“知识与个人研究 ”中加分,而且在“素材的品相和珍罕性”上更是有主要评定因素,</P><>-------我的理解是: 老片新制,可以在"知识与个人研究"中加分(也就是一二分的事情),但不能提高邮品自身的珍罕性!1946年前极限片的珍罕性绝非现在所谓的"老片新制"片所能比拟的.</P><>-------中国极限片的缺陷是历史造就的,非后人所能改变! 大家不都是喜爱北京故宫吗? 若用同样的建筑材料再建一个一模一样的故宫,这样的"故宫"还那样的珍贵吗?这样简单的问题还要去讨论吗? </P><>-------至于外国玩极限片的人越来越少,这要看与什么时代相比?现在玩的又是些什么人? 君不知,在一些珍罕的高档片上,我们中国人还是抢不过老外的!!!上海何守江的"欧洲建筑"邮集,不知道几个国人能达到这个水平?但据我与老外交往来推测,仅在法国和比利时,不会少于几十人能达到这个水平!这就是差距,历史造就的差距,谁也无法能改变!</P>
4#
发表于 2008-11-24 00:06 | 只看该作者

谁在曲解 [FIP] 极限评审规则?

<>其实,衡量邮品珍罕性,不是你说我说珍罕,它就珍罕了.很简单的办法,把它放到市场上,看它能拍出什么价来?  当然,这个市场是指全球大市场,而非国内小市场. 去年,我曾遇见过一枚在国外网站上仅售1欧元的西南某个"瀑布"白片(据说是1920年代发行的),被转至本网待售后,竟然被抬到2800元这个不可意议的价格成交!!! 我不知道是老外太愚钝了,还是国人太有钱或太无知的原因,最终成就出这个非人所思的价格来?!  总之,实践(市场)是检验真理(邮品)的唯一标准. </P>
<>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互联网已经普及、国门大开的现在,还是有许多人认为早期的白片都是珍罕品(当然,个别品种确是珍罕!),其实,在国外,一、二个欧元出售的1900年代"白片(诸如埃及金字塔、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许多著名建筑之类的白片)比比皆是,随手可得!</P>
<>呵~~~ ~~~~ ~~~~</P>[em05][em05][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4 7:05:18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8-11-24 11:52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时永良</I>在2008-11-23 23:16:43的发言:</B>
值得一读,值得发人深思!!!
6#
发表于 2008-11-24 12:02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时永良</I>在2008-11-23 23:16:43的发言:</B>
值得一读,值得发人深思!!!
7#
发表于 2008-11-24 12:08 | 只看该作者
小谷讲的好!搞极限集邮的爱好者都应一读.应该把它上刊登出来,让更多的爱好者了解.
8#
发表于 2008-11-24 13:21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我不反对“老片新制”,因为我自己也在这样操作。但我不认可用民、清时期的明信片配合现在发行的邮票制作的极限片其珍罕性一定比用现在的明信片配合现在发行的邮票制作的极限片高。理由很简单,极限追求的是和谐,和谐是大前提。在邮集中,放1张不是很和谐的“老片新制”,个人认为,还不如放一张对位的“新片新制”。</P><>其次,历史就是历史。不要说我们发展的晚,我们的“初批次”极限片就一定比国外的一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的东西珍罕。当然,我们清朝民国时期所产生的自然实寄的极限片,因为数量少(比金字塔片片不知少那去了),珍罕性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P><>规则就是规则,你要参加竞赛性展览,标准那就只有一个。不过,“标准”并不是说不会向我们倾斜,这就要让我们一大批邮文作者(中文的、英文的)、评审员、征集员、全国集邮联向别人介绍介绍我们的情况。酒香还怕巷子深,我们玩极限的人是世界第一大国,但介绍中国极限的、发表在境外的文章又有多少呢?</P><>再次,难道编组邮集非得用一国的素材才行吗?用多国的不行吗?</P>
9#
发表于 2008-11-24 15:54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多很好,长知识。浙江淳安阳光路二幢3602徐跃中
10#
发表于 2008-11-24 16:13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laofeng9492</I>在2008-11-23 23:03:45的发言:</B>

<>      派生品不应该受到限制,它更应该成为研究性邮集的方式,派生品最适合我国极限集邮,这一点希望有识之士和集邮组织提交国际集邮联合会改加极限集邮规则中去。“</P>

<>功德无量之事!</P>
11#
发表于 2008-11-24 16:16 | 只看该作者
<>承认差距,不等于自我否定,不等于放弃! 而是为了正视现实,迎头赶超,从而获得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夜郎自大的短视行为害人害已。</P><>注:言语或许过重,但无诽谤之意,敬请忽对号入座。 见谅!</P>
12#
发表于 2008-11-24 16:46 | 只看该作者
已看。
13#
发表于 2008-11-24 19:42 | 只看该作者
是个好论题!值得辨一辨。
14#
发表于 2008-11-24 21:1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P><>[em02][em02][em02][em02][em04][em04][em04][em04]</P>
15#
发表于 2008-11-24 23:34 | 只看该作者
<B>以下是引用<I>黄山松</I>在2008-11-24 16:16:12的发言:</B>

<>承认差距,不等于自我否定,不等于放弃! 而是为了正视现实,迎头赶超,从而获得业界人士的一致认可. </P>

<>赞成!差距要承认,规则要遵守(在参展时)。</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chinamaxicard.com ( 粤ICP备05042178号 )

GMT+8, 2024-6-7 07:06 , Processed in 0.0571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